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终于看到渝西画派创始人张咏清真人啦!

发表于2016-03-25

3月24日,我区“棠城文艺大讲堂”第30期在协信世外桃源销售中心开讲。渝西画派创始人张咏清主讲“审美中的美与丑”。哈哈,昨天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大家,渝西画派创始人张咏清。


张咏清是国家一级美术师,重庆文理学院渝西美术研究所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,荣获鲁迅版画奖(终身成就奖),渝西画派创始人,全国美育名师,中央电视台《版画技艺》主讲人。


这回他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大量鲜活真实的图片,讲述了抽象的“审美”意识。大师不愧大师,这么抽象的问题也能讲得栩栩如生,赞一个!
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
  懂审美很必要
  张咏清在讲座中说,这是一个“审美高速进化”的时代,如果我们不懂得审美,不懂得如何去审美,就会跟不上时代,甚至会付出代价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,美丽中国建设更需要审美。


  舒服不等于美
 “什么是美,如何审美?”张咏清说,美分为艺术美和现实美。那么美是不是就是舒服呢?面对一件事物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,有的人可能舒服,有的人可能就不舒服。美更多的是形而上的心理精神感受,而不仅仅是形而下的感官舒服,所以,舒服不等于美,美更多的表现是精神愉悦和心灵震憾,是内在的,深刻的,精神的。


“深刻”是艺术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
张咏清教大家如何审美。在欣赏艺术品的美时,一般会按照“内容-形式-意境-风格-品位”的层次去领会它的美。“深刻”是艺术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,优秀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深刻。残缺、陈旧、古朴等是艺术美的重要因素。


美具有民族性、地域性、时代性
他以各个国家的女性美为例,阐释了美的民族性、地域性、时代性。他说,中国历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也不一样,如母系氏族社会以粗壮结实为美,春秋战国时期以柔弱细腻为美,先秦两汉时期以德为上,女人的道德好坏成了评价女性的最重要标准。隋唐时期则以雍容富态、健康自然为美。而宋朝以后,女性美从华丽开放走向清雅内敛,其中最刺目的就是五代缠足的出现,北宋中叶以后更是形成了对“三寸金莲”的崇拜。


张咏清比较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与西方人的审美观的区别。他认为,美是形式的和谐,内容的深刻,形式的变化,精神意义的张扬,是多样统一的综合体。

丑是因为缺少对艺术的敬畏
张咏清指出,艺术丑是作品内容庸俗、低级、虚假、腐朽、形式陈旧、技巧低劣、没有创意,一些丑的行为有时尽管披上了艺术的外衣,但仍掩盖不住丑的本质。他举例说,一些行为艺术,是仅见其行为,不见其艺术。之所以有这些“丑”的东西,是因为缺了对艺术的敬畏。“审美是有边界的,超出就成为了丑。”。

 

张咏清表示,只要我们社会人人都懂得审美,讲究审美,那么就会充满希望、和谐,就会是人心舒畅、人人幸福的美好社会。

 

张咏清大师还是多亲切的,讲起来又容易懂,整个讲座感觉又精彩又有意思,感谢协信世外桃源提供这个机会!


上一页|1|
/1页